马来文不好,该如何补救?

2011-10-04 21:23
Sinchew

课文深奥除​​了会让学生抗拒、排斥,还会引申更多学习困扰。大多数家长一发现孩子的马来文明显比其他科目弱,就会急,一急就会给孩子安排很多额外补习课,孰不知孩子往往是愈补愈怕,愈考就愈差。家长或许要先弄清楚,究竟是课程太难,还是孩子太差?若是课文超乎认知水平,家长就不应太在意考试分数。那不是他不够好,是没办法应付。

天底下所有的语文学习都逃不掉4大步骤:多听、多说、多看、多写。孩子的马来文追不上时,家长先别急,陈韵宁的经验是:“我的女儿在低年级时马来文成绩不错,上了三年级分数突然跌到60分,我可以接受,但孩子自己急。我于是鼓励她阅读。”这个阅读主要是朗读。 “现在孩子很少朗读,其实只要多读,日久见功,必定能提升马来文的水平。”

然而学语文不单是为考试,分数只是透露掌握程度。更重要的是,陈韵宁认为老师和家长要致力于降低孩子的排斥感。华小生必须要同时学三语,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!唯有不排斥、不抗拒,才能一步步从零学起;否则,再美的语言都无从欣赏。


创造语言环境

孩子怎么学习语言?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学习?教育家约翰霍尔特在《方法对了,孩子一定会》一书中说:

“一个孩子怎么学习语言?他用耳朵吸收大量的语言资讯──如果他生活在一个可以听到大量谈话,而且可以同他交谈的家庭。他不一定记得大多数的谈话,有时甚至听不懂;但是他从这里学一点,从那里学一点,他会把自己想要和需要学的东西挑出来。我们说:'这样很慢。当我们把他送到学校,会教他更多有效学习语言的方法。'那里有语法、时态、单字表,但是哪种方法有效?哪种会使孩子把语言学得更好?”

道理很简单,这里学一点,那里学一点的语言环境会让孩子学得更好。我们的孩子,打从出娘胎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学语言,都是这样学的。再加上要掌握好一种语言,语感很重要,语感必须要通过生活实境的浸染。换句话说,要先有有利于学习该语言的语言环境!

现在大城市里很多家庭都面对夫妻交谈语的转换,华人家庭不再讲方言,改说华语或英语,马来家庭、印度家庭似乎也一样,都以英语作为沟通语言,所以学国语或是小学马来文程度过深的问题,不只是单一种族所面对的问题了。

罗兹雅毕业于马来文系,大学时还曾选读中文班,对语言学习和研究兴趣浓厚。她也有“语言跟生活息息相关”的感慨:“即便我是马来人,但我不吃臭豆,从不买臭豆,记得有一回马来文考卷上出现臭豆,考的是数量词,没看过臭豆的儿子根本不知道 petai 的数量词是 sepapan。”她补充:“语言要每天用,要在生活中用上才有效。

就经济学理论而言,如果没有 input(输入),又如何有output(输出)呢?所以要孩子学好语言,华文也好,英文、马来文也罢,都必须要先有 “input”!


培养阅读和聆听的兴趣 

语言输入最主要的管道是阅读和聆听。勤于阅读的孩子,语文掌握能力总会比同侪好,这是不变的定律。马来文掌握得好的学生,一般都爱读故事书。是爱读,不是为考试而逼读,那是有差别的。让孩子有机会结交马来朋友,同侪间一起玩,就能有机会用上在学校学的国语,那很重要。至于聆听的部分,家长不妨善用在路上载送孩子的时间,一起边听马来语电台边学国语,看能否奏效。

罗兹雅建议:“带孩子出外观光或到博物馆,可借机以马来语向孩子介绍地方、物件、文化等。像现代人都用搅拌机,不再用石捣舀来椿调味食材,因此很难要求孩子牢牢记得这个东西在马来文叫 lesung batu,孩子不懂的实在太多!”这是不是意味,不是课本太深,而是生活经验与应用机会实在太少?

“Cikgu, aku mau kencing!”她也教过郊区学校的预备班,学生要上厕所会这样对她说。这样的用语较粗俗,学生不知道,她都会教导正确说法,同时指出 aku 和 engkau 只用在同辈的朋友之间,对长辈要自称saya,那是一种礼貌用语,也是一种敬老文化。语言里蕴含文化,或许文化的融合正是华校生在学习马来文时所欠缺的。 “这可以通过歌曲、马来班顿(pantun)、诗歌、民谣、短剧来加强和弥补。”

看来,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左右课程编写的难易度,或许可以做的,便是积极的从生活中创造语言环境,培养大量阅读的习惯,克服初学国语因挫折感所产生的抗拒感,渐渐发现马来文的美丽。

(星洲日报/副刊‧报导:许雪翠 )


资料来源: http://www.sinchew.com.my/node/1247095